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学生社团 >> 正文内容

2014礼仪风采大赛选手精彩演讲

作者:文粲 编辑: 来源:学生会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7日 点击数: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的来和大家分享我对礼仪的理解。

古人云:“礼者敬人也。”礼,是发乎于人性之自然,合乎于人生之需要的行为规范。人之为人,兽之为兽,有无礼仪便见分晓!

古之周朝有“九宾之礼”,那是最高礼节,“三顾茅庐”是敬贤之礼,“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感恩之礼,“冠必正,纽毕结,袜与履,俱紧切”讲的是宾客之礼。

见到老师问声好、见到同学点头笑是礼仪;庄严场合不嬉笑、别人睡觉不吵闹是礼仪;为成功者喝彩、为落魄者释怀是礼仪……举手投足见礼仪,一颦一笑见礼仪,生活处处有礼仪。

亲爱的同学,在食堂买饭你排队了吗?路遇老人你让道了吗?在图书馆你保持安静了吗?同学遇到困难你伸出了援助之手吗?大家相处,你保持了应有的尊重吗?等等等等诸如此类,这,关乎修养,关乎教养,关乎道德,关乎人之基本,关乎你是不是一个顶天立地、大写的人!

在这里,我想要呼吁大家:注意小节吧,勿以善小而不为,否则,有损大节!注重礼仪吧,我们是堂堂的华夏子孙,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重要一员,将是家之希望、国之栋梁!遵守礼仪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积跬步,致千里;积小流,成江河,让我们昂首挺胸,迈开步伐,走向人生成长的康庄大道!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高一九班的姚敦靖。敦靖,敦靖,敦是诚恳而靖为安定,因此在演讲中,希望大家能用热烈的掌声安定我这颗诚恳却略有忐忑的心。

    话不多说,直接切入正题。刚才的几位同学深刻地剖析了人与人之间的礼仪。现在我想谈一谈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的礼仪。

    古人云:“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中国自古便是一个礼仪之邦。遥想贞观盛世,唐朝威震四方,本可使周边吐蕃、高丽般等小国尽皆灭之,但他没有。反而是在经济文化方面给予他们以较大支持。文成公主远嫁西藏,用中原繁荣的文化和先进的技术极大推动了西藏的发展。而今日正如习总书记所言:“中国是一头和平可亲文明的狮子。”这也正是礼仪之邦的体现。

    纵观古今,有多少国家凭借礼仪流芳百世:

    晋军退避三舍,守住了礼仪,激愤了士气;

    汉元帝痛舍昭君,保留了礼节,安定了国家;

    李渊取赠舍赐,保留隋朝最后一次尊严;

    周恩来大国风范,用礼仪取得世人尊敬。

    然而,又有多少国家不守礼仪而遗臭万年?

    夜郎自大不自量力,终成笑料贻笑千古;

    宋襄自负自生公爵,即招齐楚大军临城;

    高仙芝自高自大侮辱他国,终致唐朝丧失中亚霸权;

    日本忘记历史,掩盖罪行,引得世人声声不满。

    守礼,能兴一国;违礼,堪毁一国。国与国之间,又有谁说能不守礼仪呢?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高一(12)班的郭翼如。今天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说一说我心中的礼仪。)
  礼仪是什么呢?简单的说,礼仪就是“约束自己,尊重他人”,其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够轻松愉快的交往。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国家的脸面。古人云:“自修齐,至治平”。 不错,要干大事,就必须先学好礼仪。一个高素质,有道德,懂礼仪的人,一定会赢来别人的赞许,即使你并不出众,但只要你处处为别人着想,毫无怨恨,足以让别人记住你的名字,记住你这个人。
  不知大家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没有:有一位对生活,对未来失去信心的人,想在本市最好的公交车上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便带上炸药来到了车上,他上车后,便有一位小姑娘给他让座,因为他的腿上有伤,这位小姑娘不仅让了座,还送给他一些治疗的药品,最终让这个小伙子放弃了死念头。
         同学们,你相信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微不足道的文明动作,会挽救人的生命吗 事实上证明,你不得不相信。
  在中国这个"礼仪之邦",全国都弥漫着礼仪的芳香,而这些芳香正来自于各种花朵。你,便是花朵中的一份子。相信自己,我们一定能行,我们将挑起传承礼仪的使命,不负于未来,不负于着教育我们亲爱的母校!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高一(13)班的饶靖雯。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礼仪之于生活》。

     回顾历史,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就对礼有了深刻的见解。无论是仁义礼智信这五行,又或者是人无信不立,都反映出礼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性。在我看来,礼,是接物礼。在外,它是一种端庄优雅,落落大方的标志。在内,它是一种平等、真诚的待人方式和简单高贵的生活态度。礼,不应只是拘泥于表面的条框,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人平等、真诚、尊敬的心。它的本质,更应是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对自己、对他人、对整个世界。因为尊重,所以平等待人;因为尊重,所以活得精彩。

     礼,之于友谊,是对朋友的尊重。它是英雄惺惺相惜的欣赏,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源头。它是伯牙高山流水的一声绝响,是唐太宗对侯君集的一句“为卿不上凌烟阁”。它更是我们平常对朋友的感恩和陪伴。

     礼,之于爱,是对家的尊重。它是内心时刻的牵挂,是汉宣帝诏求故剑的诏书,是隋文帝亲自扶陵的坚持,是我们平常对父母的一声问候和盛饭。

    礼,之于国,是对苍生的尊敬,是一种心怀天下的胸怀,它是解忧公主,前往乌孙的决然背影,是索额国面对沙俄的不卑不亢。它更是我们平常对时事新闻的关注和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礼,是修身的标准,是齐家的根本,是平天下的气概。我们华一学子,更应当以礼约束自己,从问候师长,关心同学开始,从孝顺父母开始,传播礼仪之风,修身齐家平天下。这样才能如先贤所言:“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在当今时代成为新一代的领军人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五号李伶芮,和每位选手一样,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礼仪

想起道家学说里的那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觉得礼仪亦是如此。像是漫天混沌里的明媚和柔美。如果需要为礼仪下一个明确定义,那么我想,它是因爱与尊重而生的最真实的美。觉得不能太浮夸地天尽卖弄,也不足够博学来谈经论道,所以今天想给大家讲个故事。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这里会长出一朵花》讲的是青年作家韩寒和他的四岁女儿小野的故事。有一天,小野突然飞奔而出,大喊一句“害虫,打死”,然后一只飞蛾就被她拍死了。韩寒大吃一惊,但小野杀害并非昆虫的飞蛾让他很生气,于是以前所未有的严厉责问她:“你可以这样做吗?这个飞飞的小动物伤害你了吗?你把它打死了,它的家人就找不到它了,会很难过知道吗?你这样做它会很痛苦,所以你错了。你要做那些让它很快乐的事情,你知道吗?”也许是语气太严肃,小野突然一句话不说,两眼通红,凝滞几秒,瞬间大哭了起来。看着她好几滴眼泪都落到地板上,韩寒心疼不已,更怕她为此留下更大的心理创伤,便心生一计,说:“别哭了,我们一起帮助它,好吗?”,于是捡起飞蛾,拿起铲子,牵起小野,到一片土地里埋起飞蛾,告诉小野说,这只飞蛾会变成一朵花 ,变成另外一种生命就不会再痛苦了,。,支开小野把花插在飞蛾的地方,小野走到花前破涕为笑,依偎到韩寒怀里,说这么快就有了花。这个故事来源于韩寒的文章《这里会长出一朵花》,文章最后写道,“夕阳洒下,我抱着她,走向远方。我想所谓教育也就是这样,爱与耐心,加上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初秋,已经吹起冷风,但爱能温暖一切。她轻轻地贴到我耳边说,那,爸爸,我们再去打一只飞蛾吧。”

故事就到这里,而我觉得教育本就是一种传承的礼仪,而爱让这礼仪温暖一切。很难评价韩寒这位赛车又写作的放浪才子,狂妄傲慢,他与礼仪何干?但此刻却俨然慈父,将礼仪传承。所以我想,礼仪因爱而生,是人性真实的美。

进而向问自己,是否真具有礼仪的这份美。想到两年前,第一次军训阅兵,人生中第一次被五星红旗震慑地热泪盈眶,也许因为燃炽的热情,或者因为深沉的壮丽,这是一种礼仪,源于爱与尊重。

今天,很高兴见到大家,很高兴站在这里讲我的故事、我的想法。更希望传递我的阳光和爱,希望礼仪之风传遍整个校园!

谢谢大家!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有幸站在礼仪风采大赛的舞台上,和大家分享我对于礼仪的感悟。谈到礼仪,我们总能联想到“优雅”,“修身养性”一类的词语,它们虽然与高中的我们有着些许距离,但今天请允许我以略浅的见解带领在座的你们细品“优雅”。

优雅,即优美高雅。林徽因就是一位优雅女性的典范。她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小就学习礼仪,腹有诗书,内外兼修的她在泰戈尔访华期间完美地诠释了中国名媛的独特魅力和优雅气质,让这位大文豪赞不绝口,为之折服。

的确,一个通晓礼仪的人是优雅的,这种优雅不仅仅在于固有的礼节与仪式,更在于内在的修养。中华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像林徽因这样的优雅例子更是不胜枚举。这理应让我们为之骄傲,可近些年来,国人在外举止不雅的也新闻令人汗颜。对此,我们必须重拾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礼仪。因为,只有一个优雅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他人的同时悦纳自己;一个优雅的国家,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展现卓越风采;一个优雅的民族,才能在复兴的道路上走得稳健从容。

我们既是中华礼仪之邦的一员,又是华一的一员。漫步于华一校园时,我们常常感到心旷神怡,身心愉悦。令我们愉悦的,不应仅仅是这优美的校园环境,更应是一种优雅的人文氛围。作为一个高中学生,优雅不需要通过精致的妆容来点缀,已不需要用繁复的礼节来诠释,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当我们静坐于课桌前,品悟一本好书时,我们的精神已然受到涤荡,人格已然有了提升,何尝不是一种优雅呢?

礼仪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艺术,它既关乎个人修养,又彰显民族性格;既渗透于生活小事,又体现在大国外交。对于礼仪,我讲不出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只有一颗赤诚的心。

         最后,我真诚地邀请大家加入到礼仪生的行列,从身边的一点一滴承袭礼仪,为礼仪注入新鲜的血液。你我同心,你我同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聆听了前面几位选手的演讲,发现有一个共性,那便是,将从个人的礼仪与这个历史悠久的文化之邦联系起来。在我看来,这种流传的礼仪文化并没有多少可夸赞之处,毕竟它一度成为了束缚人们本性的礼教,我们真正值得继承的是,蕴含在礼仪这种形式中的品质。首先,礼仪是使人谦逊,为人赢得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日常生活中,礼仪时刻润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阐释者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公共场合,一个微笑,一个敬辞,无形中博得他人的好感。对朋友的一次招手,对老师的一次问候,任何深厚德感情都是以礼仪为基础的。对自身的一点点约束,反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从小事来说,礼仪不仅仅作为与他人交流的一种无形而有效的语言。从大来看,在国际交往中,它是一个民族的一张名片,是一种文化风貌的展现。我们大都有这样的印象,美国人见面的时候,一定会握手,西方人大多会拥抱,日本人一定会鞠躬,可见礼仪可大可小,与个人和国家都有关联。

  不少人为种种礼仪守则所累,有的则根本不去了解。这些现象都情有可原,毕竟礼仪只是一种形式,对他人的义尽到了,何必拘于细节,只是约定俗成的规范就像一种广泛使用的普通话,个人表达礼仪的方式就像一种方言。方言虽有淳朴之美,但若想要他人通晓你的心意,学会一些基本的守则还是必要的。

有了品质,有了形象,我们需要一种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它。

礼仪本是发乎我们内心的真诚。发乎内心的真诚是不需要拘泥于形式的。让我们为每一个生命存在感到动容而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存在。礼要在规则中诠释自由。

当然对于我们而言,礼仪并没有如此繁复的意义。对于每一个人而言,礼仪也只是一件易于做到之事。一个缤纷的大花园并非一人殚精竭虑之功,只要众人悉心呵护面前的一方土地即可。为自己做出一定礼的改变,而为社会的礼仪点上一丝光彩。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二(21)班的龚梓玥。很高兴今天能站在这里。我演讲的题目是:心到礼成。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典籍《礼记》中就记述了从治国求学到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礼仪。但由于《礼记》的琐碎、枯燥、远离当下,现在还有多少人读过它呢?那么这是否说明现代人已经失去了礼仪呢?

   我想不是这样的。放眼看去,从国家领导人、叱咤风云的大师文人,到生活中令人尊敬的老师、彬彬有礼的青年,有不计其数的人,被我们用“文明”“有礼”“有修为”等词赞赏着、认可着。那么他们是否都钻研过类似《礼记》的成文制度呢?显然大多数是没有的。这样看来,讲礼仪并不是照搬规章制度,而是为人处世中行为举止能给他人带来好的感受。

   那么怎样做才能给他人以好的感受呢?“尊重”二字足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路遇师长,往往会微笑着问好,以表达我们的尊重。同样,师长也会微笑着点头致意,我们也由此感受到温暖和认可。这就是双方都获得了“好的感受”,也就是讲礼仪的表现。久而久之,这些细小的行为已然成为习惯性的尊重,讲礼仪也从单一的行为转变为品格的标志。俗话说“你希望他人怎样待自己,你就怎样对待他人。”可见换位思考尤为重要。当心怀尊重,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在这些心理的催生下,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就是礼仪。

   所以,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礼仪?”我会回答:“礼仪是发自内心的尊重。”礼仪只是外在的表现,而真正促成礼仪的,是内在的态度。正如水到渠成,心到,礼成。

   这时,我们再来看契诃夫的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似乎就更有感触了——真正有教养的人,不只是吃饭时不把汤洒在桌上,更是在别人不慎洒汤时别去看他。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尊敬的评委们、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二号选手——来自高二(27)班的陈若宇,很荣幸有机会给大家谈谈“我心中的礼仪”。

   中华名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可见礼仪在数千年文化中的积淀之深。然而我们生活在这个纷纷扰扰的社会之中,却渐渐忘却了到底何谓礼仪,忘却了礼仪对我们的重要意义。

   礼仪首先应该是外在的,有礼貌的行为是一个人礼仪的体现。礼仪可以是升旗仪式中端庄的站姿、肃穆的神态和整齐的着装;礼仪可以是饭桌上文明的谈吐,礼让的交流;礼仪更可以是对长辈至尊致敬、对平辈以礼相待、对晚辈爱护有加。这些礼仪的细节感动着我们,像春风一样温暖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体会到礼仪的能量。

   但我要说,礼仪不应该仅仅是外在的,更应该是内在的,真正的礼仪应该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体现。小人可以西装革履、言谈文雅但心中却暗藏着阴谋;君子可以衣着随意、大大咧咧却让人感受到由衷的快乐和自然。对于前者我们不如说他衣冠禽兽、笑里藏刀;对于后者我们会赞美他大彻大悟、举重若轻。小人的礼仪只体现在外表之上,它让人感到虚伪和难受;而君子的礼仪是由内而外的,又本质出发的,它会带给你真诚的感受,它会带给你心灵的净化和修养的提升。

   这就是我对礼仪的一己之见。礼仪应该从细节出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感动人;礼仪更应该从心灵出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温暖人,从心灵、本质出发的礼仪才是真正的礼仪。

   让你我从身边做起,从细节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礼仪净化你我的心灵,温暖身边的世界,让礼仪之邦的美称更加响亮!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