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 综合信息 >> 正文内容
以稳定的心态应对孩子高考
027-88868638(咨询预约) 13396088598(手机)
几个考生、家长的咨询故事(一位姓童的学生家长,姓杨的学生家长,姓黄的学生的家长,姓吴的学生家长,两个男生的咨询)
一、考生家长应避免的4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
(1)由于期望值过高,父母订出的每科要达到多少分,就会使考生觉得戴上了一个无形的“紧箍咒”,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压力,甚至走极端。
例:湖北北部某学校高三男学生走极端……,随州某中一女生……。
(2)由于期望值过高,因此对孩子关怀备至,送这给那,会加剧孩子的紧张心理,影响孩子的情绪。
(例:我正在复习时,我妈妈的脑袋像贼一样伸进来……)
(3)由于期望值过高,容易使孩子在复习期间产生忧虑、厌烦、恐惧、焦躁等情绪,从而导致复习效果低,考试失败。
例:一男生总想考好,高考时过度紧张而失利……。
第二个误区:情绪化 经常唠叨
(1)对孩子获高分为喜、得低分为忧;高兴起来对孩子大加奖赏,生气时惩罚毫不留情。这种情绪化的态度,对考生的心理稳定十分不利。
(一考生讲:考不好时吃饭时妈妈不理我,眼皮直翻直翻的像个母老虎)
(2)有的家长总是小心翼翼,不敢大声讲话,不敢大步走路,看孩子的眼神都怕惊动了孩子;
(3)家长情绪不稳定,心情紧张,不利于考生良好心态的建立。家长情绪稳定通过感染、暗示等心理机制,有助于考生情绪稳定。
(4)一送考家长。。。。。。
一位学生写道:如果我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知道后,会阴沉着脸,“这对我的自尊心的杀伤力是100%!”还有位学生写道:我最不能容忍父母对我藐视的态度。难道我不想考好吗?
问卷表明.很多学生觉得父母过于在意他们的学习成绩,给他们带来了巨大压力。一位学生的话很有代表性:考得不好,我自己也有紧迫感,不需要他们唠叨!
在回答“最不能容忍父母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很多孩子写道:不能容忍父母太多的唠叨。一位学生写道:我的父母总是把我当成还没有长大的小孩子,不管什么事,他们总要没完没了地唠叨。盼望父母能尊重我。
“父母爱唠叨,其实就是对我不信任。请不要把说过的话重复几遍.这样我很烦。”一位男生对父母私自拆开他的信件表示不满,“我很生气,我已经长大了,父母应该尊重我的私人空间。”
第三个误区:片面化 只看分数和学习,不注意身体特别是睡眠
(1)有些家长过于督促孩子学习,剥夺了孩子应有的休息时间。殊不知.劳逸结合才能使大脑充分发挥功能,而一味地苦读则会使大脑因过度疲劳而产生“自我抑制”,反而对学习不利。况且,在大脑功能处于低谷时仍拼命苦读收效甚微,得不偿失。日本科学家……。
(2)有些家长过于看重孩子的考试成绩,
第四个误区: 盲目对比,不信任,自卑感
(1)总是抱怨孩子不争气。这样会使孩子在心理上产生挫败感——尚未“出手”已被先“灭”了几分志气和威风,更易罐考生陷入“宿命”的误区,认定自己没有读大学的“命”,并由此对成功失去信心。因此,家长要说些积极的话,不要说“人家某某学习多刻苦”、“你就是不争气”等泄气话。要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使考生形成积极的自我实现的暗示。
(2)有些家长越俎代庖,对孩子的事插手过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家长一定要控制自己对孩子的过多关注。家长也不要低估孩子的自理和自立能力。孩子经过多年的训练,都有了比较成熟的应试能力,对此,家长应该有信心。有的孩子喜欢一边听音乐一边做题,家长无法接受,但孩子已经形成了习惯就不要再去干涉,以免矫枉过正,影响孩子的情绪。
(3)有的家长拿成绩好的与自己孩子作比较。这都会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上述的种种误区,很容易使考生不堪压力的重负而导致心理失衡,甚至产生考试焦虑症。重度的考试焦虑会严重影响和损害考生的身心健康。
此外,家长也要避免自卑,不仅会给考生带来压力,有时更会使孩子反感,产生自卑,失去自信,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二、考生家长的最佳心态
家长的乐观情绪,稳定的心态,来感染、影响、激励、服务孩子。这样,才有利于他高考取得成功。为此,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对孩子的期望要合理,切忌唠叨
(1)对于女的期望不要过高,应是实事求是、合情合理的。期望过高,是形成考生考试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考生在复习和考试时所面临的困难和遭受失败挫折的可能性也越大,也会使家长感受失落的痛苦和更大的心理失衡。因此,不要对孩子说要考多少分,考什么学校。万一某一科考试失利,要鼓励他看清自己的优势所在.继续努力,勇往直前。
(2)家长在孩子复习迎考期间,不要反复说“你要用功呀”、“你要考好呀”等似叮嘱又带几分警告意味的话。这样,会使孩子产生逆反或惧怕心理,思想包袱加重。
2、满怀信心,相信孩子会努力的
对孩子有信赖感,充满信心,他就没有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心理的兴奋程度就高.积极向上的心绪容易受到激发,脑细胞兴奋加快。思维就敏捷,反应速度快。如果有意无意地给孩子“加压”,左指责,右说教,就会增加他的烦躁情绪。
A.家长应对孩子说“我相信你会努力,能正常发挥”,
以振奋女子的士气、树立孩子的信心;
B.不要过分强调高考竞争,以免给他造成“成败在此一举”的心理压力;
c.要多倾听、多鼓励,如鼓励他只要花了力气、考出了自己的水平就是成功。这样,他才能平心静气地进入考场,发挥应有的能力,取得好成绩。
3、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心理氛围 坚决避免家庭纠纷
在考前一段时期和考试过程中,家长不要在考生面前争吵。互相吵闹、怒骂或斥责,就会使孩子在临场闷闷不乐,精力不易集中,注意力分散,记忆力被冲淡,思维被搅乱,影响正常发挥。
还要提醒家长的是,在高考冲刺阶段,要避免使孩子产生陌生感,如变换住所,变换家具位置,购置孩子不喜欢的新的家用物品。因为,任何一点变动,都会引起孩子心理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还有,不要替孩子清理书桌、书包、床头,以避免孩子为找自己的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而烦躁。
考生考前大多心情紧张,因此,不要在家里增添考试的紧张气氛,而要创造一个自然、宽松、平静的学习环境。这样,就能消除他们的疲劳,松弛他们的紧张神经,减轻大脑中的压抑感。在一种既轻松又愉快的家庭气氛中,考生的创造性思维会异常活跃,灵感往往产生在苦苦思索后的恬静气氛中。可让他吃饭时或休息时听听音乐,不要在孩子正在复习时轻手轻脚地走进他的房间,又送牛奶,又送水果,这样会加剧孩子紧张的心理,影响他的情绪。还有的家长对子女天天讲道理,横比喻,竖举例,把家长的焦虑心情传递给了孩子,使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家长的压力之下,在这种压力下,考生心理异常紧张,会严重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
4、不要渲染考试的艰难和考试的后果
有些家长对孩子不断渲染考试的艰难,分析考不好的后果,这样会使孩子临场更恐惧、更压抑,从而抑制脑细胞的功能发挥,窒息了知识信号,造成不应有的概念混乱和遗忘。他担心“怯场”的感觉出现,而又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引入这一境地。
考好了的“许诺”或考不好“威胁”性的语言,无形中给孩子心理上增加负担,使他容易患得患失、畏首畏尾。只要他不慌不忙,愉快轻松,扎实努力,就是成功的预兆。
5、减少亲朋好友的互访
亲朋好友具有不同的知识、修养水平。他们的谈话不可能整齐划一地有利于考生良好心态的形成。有时,他们的好心关怀、劝慰、担心,反而会把孩子心绪搞乱,而且接待客人的嘈杂声音和杂乱的环境也不利于考生安心学习。
三、家长要善于与孩子进行感情沟通
家长要会四装:1、装糊涂 2、装无知 3、装学生 4、装病
在高考备考期间,家长尤其要善于与孩子沟通,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 自己首先要冷静理智。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少不了——时冲动和干出愚蠢的事,当你为此想发脾气时,别忘了提醒自己他只是个孩子,应尽量保持冷静的理智,避免讲有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
B. 耐心地听。
对孩子的话要听到底,不管他告诉你什么。要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发言机会。孩子有了委屈或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想向人倾诉衷肠,以得到情感上的安慰和平衡。听者在任何谈话中都是最重要的角色。
听话听音。孩子的语言是高度情感化的,听孩子话得会听话听音。生活中不乏由于不能理解孩子弦外之音而造成误解和冲突的事例。家长应尽可能避免从成人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语言,那样可以减少许多麻烦和烦恼。少讲为妙。父母不要老生常谈,唠唠叨叨,这往往使孩子默不作声,无动于衷.而且极易引起孩子反感。
C.充满慈爱的话语。
慈爱是一种最温柔、最心平气和的沟通方式,无论出现争论还是冲突,只要打动了对方,沟通最终是能够做到的。
恰如其分。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孩子,一定要就事论事,恰如其分。批评孩子的某个缺点和错误,话要具体,不可全盘否定;表扬孩子也不要说过头的话,肯定一切。这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怄气,而且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
d.不随意指责或草率评论。
一次本来很严肃、很有意义的谈话,往往因为父母草率的评论、随意的指责而中止,使得双方都不愉快。为了鼓励孩子说出心里话,应尽力避免可能使孩子感到不快或扫兴的反应。以消除其心理顾虑,这样才能打开感情交流的大门。
e.尊重孩子的意见。应允许孩子发表不同意见,多和孩子商量,让他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这样他会更好地接受家庭的决定,亲近并尊敬父母。
家庭要保持良好的气氛。是善于与孩子沟通的前提,因此,要注意创造这样的氛围。
注意语言原则:
(1)真诚(不应付,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真诚不等于个人发泄);
②尊重原则(尊重人格,尊重事实,尊重心理发展规律);
③理解原则(理解不等于同情,要理解内心世界,不是简单的帮助);
④整体原则(老师、家长、外界人和谐的统一);
⑤差异原则(条件不同,犯错误不同,处理方法不同);
⑥自律原则(家长自己要自律、克制,不能随心所欲);
⑦保密原则(对处理孩子的事要保密,不张扬)。
● 一位考取清华大学学子的父亲的教育儿子经验:
讲话要体现淡、慢、略、宽的特点;
淡:少说,不指责,但不等于疏远;慢:讲不要快,但不等于爱理不理;
略:不过问太细但不等于蛮横无理;宽:不要只注意鸡毛蒜皮,但不等于袒护、纵容、不管。
家长要善于微笑
微笑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朴实的精神动力。
微笑是关注,使孩子觉得在你心中有地位;
微笑是友好,预示着亲子之间没有任何心理距离;
微笑是赞许,能给孩子以默默的肯定;
微笑是激励,微笑是关心,微笑是宽容,。
轻轻的一笑,使孩子顿觉放松,远离紧张,远离心虚;轻轻一笑,使孩子倍感动力,走进悦纳,走进理喻。
微笑着面对孩子,能给他一种宽松的人际交往环境,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关心、宽容和激励;
微笑是孩子的兴奋剂,使他得到大胆的鼓励,敢于去表达自己;
微笑是外向好动孩子的镇静剂,使他得到及时的提醒,
父母的微笑能够活跃家庭氛围,活跃孩子思维,活跃孩子的情绪;
父母微笑着面孩子,有利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家庭氛围。
用微笑去赞美,用微笑去化解误会和冲突,
用微笑去交流思想和灵感,你会体验到教育的巨大幸福,你会少许多焦虑、困惑和无助,多许多理解、支持和帮助。
父母的微笑应该是善意的、会意的,发自内心的,而不应该是装出来的、无奈的。只有心中装着孩子的父母才会有甜美的、会心的、善意的微笑。
在如今的家庭教育中,微笑成为一种极易忽略、甚至稀缺的教育资源。
有一首歌叫做“让世界充满爱”,我要给家长写一首歌,那就是:让家庭充满微笑。
四、帮助孩子调节心态
1、调节过分紧张心理
A.鼓励法:
对孩子踏实认真地学习要予以肯定,使孩子充分发现自己学习上的优势,对考试产生自信。家长每天对孩子有一两次鼓励赞扬.孩子的情绪就会变得高昂起来,紧张心理也就容易消失。这种鼓励赞扬不一定是学习上的,生活中的小事也可能让孩子振奋起来。当然,鼓励和赞扬要实事求是。
C. 分散注意力法:
家长孩子聊聊天,出去散散步,或者有意识地让孩子做些家务,如整理自己的卧室、扫地、擦桌子等。必要时也可以让孩子去找同学轻松轻松。要相信有着共同奋斗目标的同龄人在一起是会互相鼓励,找到慰藉。
D. 幽默法:
家长可在饭桌上或孩子休息时讲一些高晶位的幽默小品,或引导孩子讲述一些发生在他身边的愉快故事。这样,整个家庭心理氛围就会变得轻松活跃,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无论什么方法,最重要的是,家长自身不能陷入紧张的心理中。
2、防止盲目自信
考大学有什么难,我还能考不上?”是盲目自信的典型心态。有些考生凭着自己有点“实力”.脑子还算聪明,就盲目乐观。这种心理主要存在于部分“尖子生”中,重点中学中有这种想法的考生更多些。抱这种心态使人自我满足、裹足不前、不思进取,最终会在高考中失利。
3、避免极度自卑
一些考生自感无考上大学的希望而自甘落后,不思进取。如果说对过于自信的考生要多泼点冷水以促其清醒,那么,对这些后进生,家长要多花点时间,多给一点关心和鼓励。
1、 对这些孩子的教育以伟人为榜样。但榜样不应只是身边的,因为那会使他更加失去信心。榜样主要是指一些伟人年轻时如何克服种种艰难困苦的事迹。讲榜样应用激励性语言,如“我相信你会像他那样克服困难”,而不是指责式、哕嗦式的。这些孩子的心理状态是波浪式的,时好时坏。家长对此不要急躁,要允许孩子有一个渐进过程。
2、要注意让孩子增加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学习生活中寻找乐趣,不要把心思全放在分数上,应尽量增加生活的情趣,让自己有更多的愉快情绪体验。
3、鼓励孩子把对考试的种种烦闷,苦恼、痛苦自我宣泄出来,可放声大哭、剧烈体育运动等。
4、不同类型考生的心理调节
A.成绩较好的考生。
他们由于成绩较好,对自己的期望值高。考试时一旦遇到解不出的难题,不免会惊慌失措,产生一种焦躁情绪,从而影响成绩。因此,家长除了平时注意给孩子以适当的挫折教育,训练孩子面对困难镇定自若的心理素质;在高考即将来临的一周里,可这样告诉孩子:你不会做的题目,许多人也不一定会做,因为你的成绩在多数人之上。当遇到难题时,告诫自己不要急躁.可以先做完其他试题,最后去思考。
B.学习成绩中等的考生。
要使他相信,只要准备充分,临场发挥正常,是能够升人大学的。所以,对这类考生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帮助他树立信心。如果发现他信心不足,应对其进行鼓励、暗示,使他产生信心。首先应让其放下思想包袱,告诉他,考好了不是上“天堂”,考不好也不会下“地狱”。只要他能轻装上阵,就是胜利。其次,告诫他考前也不能太放松。要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在具备自信心的状态下,可以使许多平时成绩一般的考生把现有水平发挥到最佳程度。
C.学习成绩差的考生。
这一类考生,对考试不抱太大希望,认为考取的可能性太小。对此,家长在考前除了督促孩子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外,还要从两个方面来调节其心理。首先,告诉孩子,读大学也不是人生的惟一出路;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考不上大学,但可以将此次考试作一次练兵,为来年的再次考试做准备。第二,也要防止他自暴自弃,对考试抱无所谓的态度,鼓励他去奋力一搏。带着轻松的心情上考场,这类考生也有可能超常发挥,取得预料之外的好成绩。
5、克服“高原性”学习心理反应方法:
(1)加强计划性,明确学习目的、动力,“一步一个脚印”,以增强学习兴趣;
(2)当对某学科学不下去时,注意记住该科不适反应内容点,休息10分钟,换一学科学习(注意文理交叉);
(3)注意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不要死记硬背。要懂得,过度学习(记忆)只能在50%-100%之间,超过此界限效率会降低;
(4)变换思维方式,从另一角度思考问题,重在把握知识层次、结构;
(5)不断暗示自己:“我能学好”。并注意自我夸奖:“我真了不起,又进了一步。”同时,为自己鼓掌,以激励自己;
(6)提高自信心,按计划学习,不要想“一口吃成胖子”,稳扎稳打;
(7)离开某一环境或座位,走动几分钟,呼吸新鲜空气,然后再投入学习。
6、不良学习情绪自我调节的二十六种方法
1.转移法。转移法就是在不高兴时,把注意力转移到愉快的或其他不令自己不快的事情上去。
2.沟通缓解法。沟通,不仅能交流思想感情,还能释放生活学习带来的紧张与烦恼。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敞开心扉交流思想、倾诉烦恼,这会消除孤寂、紧张的心理,忘却失意,从而积极愉快地回到学习之中(如受批评后与他人沟通,情绪烦恼可大大缓解)。
3.情绪疏泻法。情绪疏泻法是指当人处于烦闷的情绪状态时,有意识地采取合理的途径,直接或间接地表达情绪体验和反应。情绪疏泻法有以下几种:
(1)倾诉法。在内心充满烦恼和忧虑时,可以向朋友、家长、老师或心理热线倾诉心声,也可以通过写信、记日记等形式宣泄出心里的痛苦。
(2)超量活动法。如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快速高声的喊叫等,有利于释放紧张情绪,消除应考期间产生的烦闷与压抑。
(3)哭泣法。在极度悲伤时,可以寻找适宜的环境或场所尽情地痛哭一场,释放压抑感,以求精神上的轻松和平静。有研究表明,在不直接迁怒他人,因个人情绪而走极端的人反而不哭,而哭的人一般不会走极端。(如一个自杀的人在自杀前反而情绪很稳定,不哭)
4.表达法。用表达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可有多种形式。一种是书写,如写给对方或中间人,把自己心中的委屈、烦闷、气愤等都痛快淋漓地写出来。写完了再念几遍,让心中的闷气都发泄出来,气消之后,把它撕掉,不留痕迹。第二种办法是谈心,找一个热心、耐心、公正、宽厚、有见识,对自己又比较了解的人谈谈心,把自己心中的话痛痛快快地倒出来,并得到对方的劝导,这时,你心中会有一种舒畅的感觉。第三种就是直接找对方诚恳地谈谈,以求双方都做一些让步,都能接受。例如,你已经很努力了,但父母却怪你不刻苦,还严厉批评你,你感到很委屈。这时你可以书写出自己的委屈,大声读………………。也可以找好朋友谈谈心………………。还可以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父母,求得他们的理解。
5.合理宣泄。控制不等于抑制,不恰当地抑制自己的情绪,内心体验会更激烈,会感到压抑、憋气。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之中,易患抑郁病,身心倍受伤害。合理的宣泄是疏导消极情绪的一条重要途径,许多不良情绪由此得以化解。因此,遇到愤怒,出现烦躁不安情绪时,要学会主动释放心中的“能量”。 ’
(1)高歌怒吼 唱歌从来就是排除紧张、稳定情绪的有效手段。当你气愤、情绪不佳时,可以吼几句不成调的“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我的未来不是梦”,可唱那首似乎已渗透人间万事万物的《潇洒走一回》,一唱解千愁。
(2)娓娓倾诉 遇到愤懑、怨恨、不平时,对朋友讲述、倾吐或痛哭一场,听听朋友的见解,重新审视事实,辨别是非或避而不提不愉快之事,海阔天空大侃一通。
(3)冷静无言 以清静雅致的态度平息心头的怒气,排解沉重的压抑,往往是有涵养的人的选择。情绪不佳时,既不怒吼高歌,也不向任何人说起,而是默默地赏文析义或挥毫书画,或到外面看星星、瞧月亮、看流星……
(4)拨通心理咨询热线 作为中学生应通过咨询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巍巍大坝,锁住一涨春水”,以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
6.提醒法。有时对脾气的克制,光靠自己的努力还难以奏效,这时就需得到外界的提醒和帮助。如林则徐每到一处,都在书房的墙壁上贴上“制怒”条幅。你不是常为小事向同伴发脾气吗?一方面,你应下决心改正这种不良性格;另一方面,你也可以找些座右铭写在显眼位置(或在案头或床边)。但我们反对在手上刻什么“忍”之类的字,因为仅仅“忍”,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养成凡事逆来顺受的不良心理。同时,在周围同学谅解以后,还可以请他们一起监督帮助,配合你改变坏脾气。
7.分离法。分离法即把遇到的烦恼分散隔离开来,不要把烦恼联系起来,更不要通过想像、思维等活动来放大刺激,从而增加烦恼。否则,就会火上浇油,激化矛盾。具体来说分离烦恼有①分散自己的烦恼,并各个击破。②不要把这个烦恼同别的烦恼联系起来。③不要自寻烦恼,人为地加以放大。④具体的烦恼具体解决,不要算总账。
人们不应该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那些非原则和鸡毛蒜皮的问题上,对于这些问题最好糊涂一点,迟钝一点。否则,如果把我们的思维想像能力、联想综合能力、记忆能力和注意力等都用到这些问题上,必然加大加重自己的烦恼。
8.自我暗示法。暗示是借助于语言的刺激纠正和改变个体的某种心理状态或行为心理调适模式,是指自己有意识地将某种观念不断强化来影响自我的情绪和行为。“暗示”对人体的心理、生理活动有明显影响,甚至可导致人体出现某些幻觉。常用的自我暗示的方法包括利用语言的自我暗示、利用动作的自我暗示、利用心理图像的自我暗示等。正确的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激励自我奋进。例如,在学习期间,可时时暗示自己:“我能学好”,“我以前能考好,这次也能考好。”另一方面,在自我暗示还可以克制愤怒,松弛紧张情绪。例如在冲动易怒时,心里默念:“我要冷静些;再冷静些,发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考试紧张时可以告诉自己:“我要放松,这次一定能考好”。
9.身心放松法。放松法可以分为静态放松与动态放松两种。
(1)想像法。选择相对安静的地方,然后闭上眼睛,全身放松,开始想像一些美好景物、幸福经历。例如想象自己漫步在大海边,头上满天的繁星,脚下是柔软的沙滩,海上是起伏的白浪,然后发挥自己的想像力,细心体验海浪的哗哗声,海风拂面吹来的凉爽、潮湿与湿润,脚踩着沙粒贝壳的美好感觉;接着想像自己的海边小憩一下,然后离开海滩回来,深呼吸并感觉自己呼吸气流的运动,再慢慢挣开眼睛。
(2)肌肉放松法。可采用站、坐、卧的姿势,放松前充分体验全身紧张的感觉,而后从头到脚依次放松,同时再一项项感知,例如想象一股暖流从头顶慢慢流向全身。肌肉放松可以使人达到全身松驰、轻松舒适、内心宁静的效果。
10.音乐调节方法。音乐对人的身心有着明显的良好影响。不同的曲调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因而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情绪状态以及时间、场合有选择地欣赏乐曲。优美的乐曲可以使人血压正常、肌肉放松、脉搏跳动减缓,使人感到心情宁静、轻松愉快。例如,心情烦躁、焦虑紧张时可选择旋律优美、柔和、悦耳的乐曲;感到忧郁消沉时可欣赏节奏鲜明、雄壮有力的乐曲。考试之前,听段舒畅的音乐;单调枯燥的复习之余听听激越昂扬的音乐,都可以调节情绪。
11.意守丹田法。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自我放松训练法。具体方法是,首先静下心来,排除杂念,两眼似睁非睁,似闭非闭;把注意力集中在丹田(腹部肚脐下3厘米处),想像着在丹田中有一股气。
12.深呼吸放松法。通过胸部的呼吸,可以增加呼吸量,使血液中的氧气含量更充足,使肺部的二氧化碳呼出得更彻底,还可以扩大胸廊,减少心脏和肺部受到的压力。
13.弱化法。弱化法就是减弱自己的烦恼,对不顺心的事不记忆,不思考,不想像。如果一个人对不良刺激不听、不看、不感觉、不输入大脑,人们也就自然不会有烦恼。
14.自我意识放松法。这种自我放松的形式是重复说一些自己编排的指导语(例如“我手臂开始放松”),这样,你便会感觉到该指令所描述的效果在身上出现。
放松训练的基本程序:
A.准备工作:找一间室内整洁,光线柔和,周围没有噪音,没有其他人打扰的房间,身处其中令人舒适、愉快,不受任伺干扰。房间里必须有一张床、沙发或比较舒适的靠背椅。开始时,先坐在椅子或沙发上,或者躺在床上,姿势尽量使自己舒适。然后,闭上眼睛。
B.放松的方法:针对身体上的各个肌肉群,先集中注意力,然后使肌肉绷紧,仔细感受并保持肌肉的紧张状态,5~10秒之后,解除肌肉的紧张状态,并注意体会肌肉放松时松软、无力、温暖的感觉,用同样的方法逐一收紧并放松全身的肌肉。
15.视觉放松法。所谓视觉放松,即用画面创造松弛的心境。其具体步骤是:闭上双眼,在脑海里想像一个使你真正感觉放松、恬静、愉快的情境,描绘出一幅令人感到舒适的图画——漫步在海滩上,听着海浪温柔的拍岸声,让沁凉、清爽的微风任意从胸上,头发上吹过;或是漫步在公园浓密的树阴里,鸟儿在枝间啾啾呜叫,想像你感觉松弛的经历。平稳地深呼吸,让自己沉浸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之中……回想那情形、声音、气味、感觉和心境,让自己重新体会那些幸福的瞬间,能使紧张慢慢得以缓解。
五、家长应考守则
这时建议家长做到“五要”“五不要”。
1、五要
一要情绪稳定。家长情绪稳定能形成感染、暗示等心理机制,有助于考生情绪稳定;家长情绪不稳定,心情紧张,则不利于考生良好的心态的建立。
二要情绪愉快、。家长对考生考试充满信心,家庭气氛好,都会对考生产生的考试用品、准考证等携带做必要的督促检查,对去考场的路线、赴考场时间做必要的提示。
三要鼓励孩子只要你努力就行
四要搞好卫生,饮食要科学
高考之前和高考过程中,大脑处在高度紧张状态,身体能量消耗多,很容易生病。因此,安排好这个阶段的饮食营养,对学生调整最佳状态迎考极为重要。
应考期间的一日三餐。考生怎样吃才能保证有一个最佳身体状况?第一,配餐要本着高蛋白、低脂肪的原则,饮食尽量清淡。第二,保证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足量摄人。第三,一天保证3—4餐,及时补充消耗的能量。第四,坚持补钙,以防疲劳。
五要作好必要的督促和检查
2、五不要
一不要给孩子制定每门科目考试分数指标。
二不要规定孩子考上什么大学
三不要按自己的意愿强制孩子报志愿。
否则易引起孩子敌对情绪,影响考试成绩。考试前夕及考试期间,家长最好不要和孩子谈报志愿的事‘
四是如果孩子不同意送考最好不要送。不经他同意,送孩子上考场,不利于他考试信心的加强,反而增加了考试的压力。
五不要在考试期间打听孩子考试情况。否则易引起孩子情绪波动。考前多鼓励,考后莫追问
家长送考,大部分孩子都不会拒绝,但也有的孩子并不希望家长陪考‘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因此和孩子发生争执。
孩子走出考场后,家长要面带微笑,进行安慰,准备餐饮,以缓解孩子紧张心情。当孩子认为考得不错,家长不要表现得大喜,但应及时鼓励;从孩子脸上看,如考得不理想,家长也要鼓劲,切忌霉出不快。全部科目考完后,家长也不要马上追问情况。可对孩子说:“总算考完了,好好放松一·下!”但谈话
时应提醒孩子,不要熬夜,如彻夜看碟、玩电脑之类。
附一、生物钟计算方法(见《学会高考》一书)
体力周期n1=23天, 情绪周期n2=28天, 智力周期n3=33天
计算公式:
例如:某学生生于
原式:
结论:小数点后数大于5低潮期;等于5一般;小于5好;等于零最差。学会调节方法:
身体低潮期时……
情绪低潮期时……
智力低潮期时……
附二、考生学业不良十大常见表现及指导策略
1.学习动力不足
表现:(1)学习目的不明确。(2)对学习没有兴趣。(3)对成绩好坏持无所谓态度。(4)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不肯努力钻研。
教育策略:(1)鼓励孩子树立恰当的学习目标,使其经过努力,可以成功。(2)激发他追求成功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3)创造成使他有就感的机会
2.学习基础差
表现:(1)没有形成知识结构 (2)基本知识点没有掌握,经常错用公式、乱用概念。
教育策略:(1)补习相关的基础知识。(2)复习相关的旧知识。(3)指导学生预习,使新知识的学习尽可能小的受到影响。(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学习旧知识。(5)加人阅读量,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学习方法不当
表现:(1)学习时不求甚解,死记硬背。(2)仿照例题能做对习题,但问题变化便无从下手。
教育策略:(1)重在搞懂概念、公式时,强调推导过程,以加强理解。(2)注意消化作业及考卷。(3)注意一题多解,从多个角度观察。
4.学习习惯不良
表现:(1)学习没有计划,不知该学什么。(2)学习之前不能做好准备,经常带错东两,忘记作业等。(3)经常因看电视或贪玩挤掉学习时间。(4)课前从不预习,课后从不复习,考前开夜车。
教育策略:(1)制订一套严格的学习、生活计划,并督促认真执行。(2)及时表扬其进步,鼓励其保持。
5.学习技术较差
表现:(1)使用或创造学习辅助手段以促进学习效率的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利用图、表或文章中的主要信息进行学习。(2)不会选择学习要点。(3)出错之后,不注重总结。(4)信息加工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教育策略:(1)上课过程中注意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学会如何识别热点、考点。(2)要善于总结平时的错误,并注意利用重点信息进行学习。(3)指导学生对于所学内容及时复习,复习要把教师讲授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将之真正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把当前所学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
6.考试策略较差
表现:(1)平时缺乏考试意识。(2)考前没有应对计划,不会合理安排复习。(3)考试时不讲究策略,一遇到不会做的题就紧张。
教育策略:(1)强化考试意识,在平时学习或复习时多考虑一下哪些是考试内容。(2)考试之前帮助学生制订应考计划,合理安排好复习时间。(3)教给学生考试技巧。
7.注意力不集中
表现:(1)上课或作业时大脑经常开小差,神游物外。(2)学习时东张西望,不能安静。
教育策略:(1)要养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这是提高注意力的重要条件。(2)培养对学习的兴趣。(3)培养自己的意志,提高自控能力不为环境中的各种诱因所左右。(4)保持良好的情绪。凡是会引起不愉快的事情要尽量少想,最好不想,至少在上课时不要想它,使自己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
8.意志力薄弱
表现:(1)教师或家长管得紧时学习十分努力,成绩较好,反之则不学习。(2)只喜欢学感兴趣的课,否则便开小差。(3)学习上怕吃苦,做事有始无终。
教育策略:(1)加强督促,用严格的纪律进行约束。(2)设定一定的情境,有意识地锻炼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9.智商发展较慢
表现:反应迟钝,理解力差。对于较难的题目常常难以理解,有时即使教师或同学个别讲解也不清楚。
教育策略:(1)教师要多加注意,并教育其他同学共同关心、帮助,不要歧视。(2)帮助其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3)加强思维训练,提高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4)对其进步要及时表扬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
lO.学习环境差
表现:(1)家庭不和或父母离异,孩子心情不佳,无心学习。(2)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或经常让其干活,影响孩子学习时间。(3)学校校风不好,班风不正,没有学习的氛围。(4)教师教学不得法,教学能力差,教育不当等。
教育策略:
附3:家长正反用语 (见《学会高考》一书)
在教育学生时,家长、老师的用语(词),能起到不同作用。正面用语(词),能鼓舞人心,激励他去奋斗;负面用语(词),可使人情绪低落,失去信心。
(1)教育学生时影响心态的正面用语(词)
不错嘛! 很努力! 理解得真快! 思路很清晰啊! 有创意! 是个好方法! 来,继续努力! 马上就要成功了! 坚持住哦! 有前途! 学以致用嘛! 强!你就是传说中的天才! 表现得不错! 你真是个好孩子! 自理能力蛮强的嘛!这件事你真是做的太好了! 头脑灵活,思维清晰! 你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你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孩子! 肯动脑筋是好事! 我们就需要像你这样的学生!Wonderful! Very Good! 你很用功,这非常好! 你遵守纪律,是个好学生!心情不错啊! 你很善良! 有进步就好! 自信就好! 进步很大啊!你们这次做得不错! 你们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啊! 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太棒了! 心态很好! 你很自觉! 你们自制力都很强,都长大了!
(2)教育学生时影响心态的负面用语(词)
你怎么这么笨啊! 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做!学了这么多年你到底干什么去了啊? 你写的字怎么这么难看啊! 你是头猪啊!这么简单的事你都做不好!什么都不懂,还敢瞎狡辩! 像这样以后你要有出息,我就不姓*!你这个苕,什么也不会! 做错事还敢
愚昧 愚蠢 恶毒 鄙下 恶意 缓慢 憎恨忧愁 恶心 骚乱 骚动 嚣张 郁郁寡欢 郁郁不乐 一成不变 一意孤行 不稳定
(3)最想对父母说的话------请给我信心 别伤我自尊
1.请不要总把我和别人比,这样会打击我的积极性。我就是我!
2.请多说:“我对你是有信心的。”发现我有什么毛病,请及时和我谈心解决,不要一味批评、指责。
3.请不要因一次排名,考试成绩不好,对我转变态度。
4.不要一讲话就谈分数。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分数高低,不要把成绩看得太重。
5.不要在众人面前谈我的生活习惯,不要太夸我也不要太贬我,也不要太顺从我。请不要说我蠢、笨,或“后悔不该养你”这种话,太伤我的自尊心。
6.请不要当着亲戚朋友或外人的面,出我的丑,或说让我很伤心的话。
7.请不要在大街上高声地骂我,不要在客人或朋友面前骂我。
8.请不要把我的错误观点,当作靶子一个劲的批驳,不要借谈心之名教训我。
9.不要在我有错误时就上“政治课”,在我有优点时就保持沉默。
10.请不要太唠叨,翻旧帐,提及从前所犯的错误。不要老讲挖苦我的话,不要总问我吃饭吃几碗,吃饱了没有。星期天要放松放松,带我出去走走,不要老让我做作业复习。
11.当我出错时,不要急于求得解决。如:我爱玩电脑就把电脑封存起来(因为如果我也是急性子时,往往会和您们对着干)。
12.您们教育我时请用平和点的方法。不要骂我,更不要动手打我。 我的学习 我做主
13.不要一放假,就请家教给我补课。
14.我做作业时请不要频繁出入房间送这递那,干扰我。不要我做作业到晚上几点钟,你们就陪我到几点种,你们早点睡,让我好安心学习。更请不要在做作业时坐在我身边,像个监工,我心里特烦。
15.不要总是催促我去学习,因为(1)这个年龄的我有逆反心理,本来想去学,催狠了,反而不想学了。(2)我也需要休息。(3)我会自己安排、支配时间。
16.不要总是让我学好数理化,而不去搞文科,这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17.请允许我在课外业余时间涉猎科普知识及电脑(不完全为游戏)。我长大了,要平等沟通。
18.不要总把我当小孩子。不要翻阅我的书包、私人信件和日记。
19.不要对我的电话太敏感,我打电话时不要总待在我旁边。有人打电话找我,请别说我不在家,或者把对方的情况追根到底地问个一清二楚,或者要我把谈话内容也给您们讲个一清二楚。
20.请不要对男女生正常的交往疑神疑鬼,我自有分寸。
21.不要过多地对我的周围朋友及个人情况发问,要适当保护我的隐私。
22.有什么怀疑可以直接问我,不要偷偷摸摸地搞跟踪,讲“双关语”。
23.我已经长大,你们不要把自己的意见、想法强加于我,我的路总要自己去走,您们应给予的是支持、信任和建议、忠告,但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去替我选择道路。
24.请尊重我的个性、兴趣,即使您们本身无法接受的兴趣。我上中学了,对自己的选择有一定的道理。您们无须试图改变,也无法改变,需要的只是正确引导。
25.请多关心我的健康和变化,比如性格、习惯的改变,或我为什么突然不爱讲话,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多跟我谈谈心。
26.不要逼我吃那些我不想吃的东西,不要为我买我不想要的衣服。
27.请不要在我不想讲话时,硬拉着我谈心,谈得我心烦意乱。
28.请不要不声不响地进我的房间,像小偷一样。
29.要给我自由空间,不要老让我在家学习,要尊重我的意见,适当地让我看电视。
30.星期六放学后如果想看球赛,请您们不要指责。
31.请允许我与成绩暂时差的学生来往,不要强迫我与好学生来往。
32.我不想逛街时,请不要硬让我陪您们上街。我要自己上街购物、下厨、洗衣服,希望您们允许。
33.不要什么都代劳了,让我干一些家务,锻炼我的自理能力,不要在我干家务时,说是浪费时间。
34.支持我参加社交活动和体育锻炼。
35.答应我的事情一定要办到,不要让我空欢喜。最烦父母打麻将.
36.请不要讲脏话,空话、套话。不要在我面前大谈股票和麻将以及斗地主,我不喜欢。您们以身作则,可以更好地教育我。
37.您们不要吵架,不要晚上不回家,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晚上)。
38.不要把家里的经济矛盾、感情纠葛告诉我,不要把我当作您们情绪不好时的发泄对象,将自己的气出在我的身上。
39.您们别热战(吵架)或冷战(生闷气)。
孩子的话语,集中反映了他们渴望被尊重和自立的心理需求。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态度决定一切”。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而孩子也要理解父母的苦心,即使父母在某些方面令自己反感,也不要出言不逊,激化矛盾。
附4:学生最讨厌的家长的不良行为
1、唠叨个没完
这是学生对家长最不满意的地方,有些事情明明只说一遍就行了的,却会说上好几十遍,时间长了会对家长所说的话产生极大的抵触心理。
家长经常对孩子说要好好学习,其实孩子们也在努力,家长还是天天说,年年说。说得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不信任。而且这样常常唠叨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很大,而且老是听这样的唠叨会很烦,有些孩子甚至是因为这种原因而不愿回家。
2、父母老拿我的缺点和别人比较
父母老是说:“你怎么这么笨呀,瞧瞧隔壁家的成绩多好呀,你怎么不能向他一样”。如果父母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孩子们会想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行,自己是不是真的差得无可救药,而且认为父母瞧不起自己,如果有什么心事,跟本就不会和父母交流。
3、父母当着外人指责自己的孩子
这种方法会让孩子很没面子,严重地伤害到他们脆弱的自尊心。经调查,经常被父母当着外人指责过的孩子,一般没什么自信,而且会出现内向、大型活动时怯场等情况。严重者会现成不同程度的自闭。
4、父母的讽刺
家长讽刺说:“就凭你,长大不去摆地摊,我就谢天谢地了”。你没有那个能力,你只要混一个)这会让孩子很失望,以后都不愿和父母交流。
5、父母经常翻旧帐
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父母将孩子以前犯过的错罗列出来,一一数落一遍,这样会让孩子认为,只要错了一次,就永远无法翻身了。
6、父母有大家长作风
通常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父亲身上比较多。这些家长在家里,常常会很专制,总是想控制所有的人,想让所有的人听他的。
7、父母对孩子不信任
学生反应:老是私折子女信件、偷听电话、偷看日记,为了达到目的,撬锁、装电话分机、检查书包、搜查衣服口袋、套话,无所不用其极。其程度比起特工有过之而无不及,且美其名曰:“关心孩子”。孩子们好像生活在一个被监视的环境中,丝毫没有了隐私权,没有了交友和活动的自由。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孩子心理状况能好吗?
8、父母说一套,做一套
有些父母一边教育孩子说:“这个社会没知识不行,要活到老,学到老”。
而在同时,家长正忙着打麻将、花牌、扑克、这样的家长所说的话要孩子怎么信服呢。
附5:考生复习方法(见《学会高考》一书)
三个重视: 1、重视书本,即基础知识
2、重视考卷
3、重视自己做过的练习
复习指导思想:在五个方面下工夫:懂、会、熟、巧、通
复习方法。。。。
谢谢大家,祝您的孩子高考成功!